廣汽埃安辟謠裁員傳聞,“網約車之王”銷量承壓
2024-06-14 11:23 廣汽埃安

2廣汽埃安辟謠裁員傳聞,“網約車之王”銷量承壓

來源:鴻途FLY(ID:hongtufly) 作者:X編輯

背靠廣汽集團的廣汽埃安,近日被裁員傳聞所困擾。近日有消息稱,廣汽埃安所有部門將裁員20%。還有應屆生爆料稱,自己收到了廣汽埃安校園招聘解約通知。 

6月12日晚間,廣汽埃安發布嚴正聲明稱,近期,網絡平臺出現部分關于廣汽埃安“裁員”、“密集與應屆生解約”等不實信息與惡意謠言,引發市場曲解,影響企業聲譽。 

盡管廣汽埃安對“裁員”、“密集與應屆生解約”等傳聞進行了辟謠,但被外界譽為“網約車之王”的廣汽埃安今年年內銷量下滑卻是不爭的事實。去年全年,廣汽埃安憑借超48萬輛的零售銷量,成為新能源廠商中僅次于比亞迪和特斯拉中國的銷量探花。

但今年前5個月,廣汽埃安的銷量同比下滑了13.38%。其中,2月至5月,廣汽埃安的銷量更是連續4個月出現同比下滑。若按目前的情況來看,廣汽埃安想要達成70萬輛的年度目標下限,接下來的7個月每月需賣出約7.97萬輛車。 

作為廣汽集團發力新能源的主力選手,廣汽埃安自問世以來就被寄予厚望。而新能源造車是一項頗為“燒錢”的長久事業,因此多數玩家均需要不斷獲得外部的輸血才能存活下去。 

早在2022年,廣汽埃安的A輪融資就曾獲得53名戰略投資者的鼎力支持,而這輪規模高達182.94億元的融資更是助推廣汽埃安的投后估值達到1032.39億元的高度。 

后續,廣汽埃安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IPO計劃。不過,截至目前,廣汽埃安仍未正式登陸資本市場,并有意放緩IPO的節奏。今年3月,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坦言,“實話說當下不是IPO的好時機,整個資本市場都不好,埃安的進程主要取決于接下來的市場能不能回暖。” 

01

廣汽埃安辟謠裁員傳聞

新能源賽道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車企們卷配置、卷價格、卷營銷、卷服務。如今甚至就連自家的一把手們,也紛紛拋頭露面出來為自己的產品賣力吆喝。 

然而,在這樣行業看似一片火熱的背景下,卻有不少新能源車企傳出裁員的消息。不久前有媒體報道稱,身為廣汽“親兒子”的廣汽埃安將裁員20%。 

據網傳截圖所示的方案顯示,除了裁員20%外,還包括取消全員加班費,生產線控制加班;交通補貼降低70%,電話補貼消減,取消紙質辦公,出差審批到分管領導,安保人員減半;管理領域取消加班費,停社招,校招已接offer的撕20%等。 

據天眼查平臺上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2021年度報告顯示,當年公司繳納社保的人數為3369人,但公司2022年度報告未披露相關數據。據工人日報去年6月報道,廣汽埃安副總經理鄭純麟曾透露,“埃安公司有約7200名員工,研發人員占比29%”。 

6月12日,一封題為《廣汽埃安校園招聘解約通知》的郵件,又在網絡上引發關注。據網傳郵件截圖顯示,廣汽埃安于6月11日向已簽約應屆生發通知稱,由于公司應屆生招聘政策的調整,將對已簽訂的三方協議/雙方協議進行解約,并向被解約者支付5000元的違約金。 

一時間,廣汽埃安解約應屆生的消息再度引發熱議。對此,廣汽埃安方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回應稱,經過2023年秋招及2024年春招,廣汽埃安已招聘、錄用118名2024屆應屆大學生,并已于近日安排分批入職。

廣汽埃安方面還表示,校招是企業與應聘學生的雙向選擇的結果,公司今年校招因為企業內部部門和用人需求調整,對個別崗位的招聘需求微調,這次校招人員調整范圍僅涉及個位數,屬于年度正常調整,人事會按照協議規定合理合法進行賠償,妥善處理。 

與此同時,針對網傳工廠大規模裁員一事,廣汽埃安予以否認。廣汽埃安方面透露,昊鉑和埃安研發、市場、公關近期都在招人,泰國工廠、長沙工廠等也將在7月竣工投產,印尼工廠將于今年底投產,同時埃安和昊鉑也會在年內推出全新車型,這些項目都需要大量的人員。 

廣汽埃安強調,“埃安本來就是一個高效率的組織,我們2022年27萬輛產銷時,職工是7000人,2023年產銷超48萬輛,職工也是7000多人。” 

但廣汽埃安方面也表示,在目前市場競爭環境下,公司會嚴格控制人員規模擴張,所以在內部提倡提升人效20%,優化內部人員去支持新的產品項目、工廠項目,鞏固在新能源市場頭部品牌的位置,并無網絡惡意傳播的裁員計劃。 

6月12日晚間,廣汽埃安又通過官方微博“埃安AION”就裁員、毀約應屆生等傳聞發布嚴正聲明稱,近期,網絡平臺出現部分關于廣汽埃安“裁員”、“密集與應屆生解約”等不實信息與惡意謠言,引發市場曲解,影響企業聲譽。 

廣汽埃安還在聲明中表示,為維護企業正當權益,公司6月12日已向公安機關正式報案,將對造謠者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02

連續4月銷量同比下滑,“網約車之王”年度目標承壓

作為背靠廣汽集團的新能源品牌,廣汽埃安算得上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玩家。2017年7月,廣汽埃安的前身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之后該公司改名為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盡管成立至今僅有幾年時間,但廣汽埃安被視為是廣汽集團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戰略核心載體。在這樣的希冀下,廣汽埃安的成長速度也十分驚人。廣汽埃安副總經理肖勇甚至還曾霸氣放話,“我們也想低調,但是實力不允許我們低調”。 

去年12月,僅僅耗時4年零8個月,廣汽埃安便一舉摘得“全球最快達成百萬的純電品牌”、“全球最快達成百萬的新能源品牌”、“全球最快達成百萬的汽車品牌”多個頗具含金量的稱號。 

2023年,廣汽埃安全年銷量超48萬輛,同比增長近八成。在乘聯會新能源零售銷量排行榜中,憑借483623輛的零售銷量戰績,廣汽埃安的排名僅次于比亞迪和特斯拉中國。 

亮眼的市場表現,讓廣汽埃安對新一年充滿了期待。今年年初,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給公司定下“保底70萬輛,爭取80萬輛”的全年銷量目標。不過,進入2024年,廣汽埃安的銷量表現卻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雷達財經通過廣汽埃安官方公眾號發布的數據了解到,今年前5個月,廣汽埃安的銷量分別為24947輛、16676輛、32530輛、28113輛、40073輛,累計銷量達到142339輛。 

而去年前5個月,廣汽埃安的月銷量分別為8206輛、30086輛、40016輛、41012輛、45003輛。據此計算,去年前5個月,廣汽埃安的累計銷量為164323輛。 

與去年相比,廣汽埃安只有今年1月的銷量成績同比實現了增長,其余4個月的銷量同比均出現了下滑。而廣汽埃安年內5個月的累計銷量,相較上年同期更是足足少了21984輛,同比減少13.38%。

若按照目前交出的銷量成績來看,廣汽埃安想要完成此前公司制定的年度銷量目標仍存在不小的挑戰。即便以70萬的銷量目標下限作為參照,廣汽埃安今年前5個月142339輛的銷量也僅僅完成了年度目標的1/5。廣汽埃安若想完成此前定下的70萬的銷量目標,在剩余7個月的時間里平均每月需要賣出約7.97萬輛車。 

事實上,廣汽埃安此前可以在市場上取得亮眼的市場表現,一定程度上離不開網約車的訂單。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今年發布的全國出租網約新車市場分析數據,去年出租網約車新車共85萬輛,其中埃安提供約22萬輛,占其全年銷量45%,占去年網約車新增總數約25%。換言之,去年每賣出4輛網約車新車,就有1輛可能是廣汽埃安。 

基于前述情況,廣汽埃安也被外界冠上了“網約車之王”的稱號,還有網友調侃廣汽埃安是最懂失業中年人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然而,網約車訂單助推廣汽埃安銷量不斷攀高的同時,也讓廣汽埃安較難擺脫在部分普通消費者心目中的網約車形象。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網約車市場日趨飽和,再加上小鵬汽車等友商也開始發力網約車市場,廣汽埃安在網約車市場的訂單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與此同時,廣汽埃安不好撕掉的網約車標簽,也有可能勸退部分普通消費者。 

為了扭轉外界對品牌的固有印象,廣汽埃安于2022年9月推出高端品牌昊鉑,但并沒有在市場上激起太大的水花。以昊鉑HT為例,今年4月該車型的銷量為430臺,環比下降12.96%。將時間拉長至今年前4個月,昊鉑HT的累計銷量為1696輛,在SUV銷量排名中處于相對靠后的位置。 

而車圈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也讓包括廣汽埃安等在內的選手們感受到了更多的壓力。此前在談及新能源汽車價格戰話題時,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曾直言,“不要天天盯著今年的競爭,今年最重要的是活下來,只有活下來在下一輪的變革中才有可能有你的份。” 

03

A輪曾獲180多億融資,現有意放緩IPO節奏

由于成立以來所取得的不俗戰績,廣汽埃安一度受到諸多投資方的青睞。時間回撥至2022年10月,彼時廣汽集團發布一則公告稱,廣汽埃安在廣州產交所以公開掛牌的方式實施增資擴股,完成A輪融資引戰。 

公告顯示,廣汽埃安的A輪融資共引入53名戰略投資者,融資總額182.94億元,釋放17.72%股份。融資完成后,廣汽埃安的注冊資本由64.21億元增至78.03億元。

而廣汽集團直接及間接合計持有廣汽埃安的股權比例,由此前的93.45%下降至76.89%,但廣汽埃安仍為廣汽集團的控股子公司。 

據悉,廣汽埃安的這輪融資是近年來國內新能源整車行業可查最大單筆私募融資。而這輪融資完成后,廣汽埃安的投后估值高達1032.39億元,是國內未上市新能源車企最高估值超千億的企業。 

在不久前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4全球獨角獸榜》中,廣汽埃安以1000億元的價值位列總榜第26名的位次。而將范圍進一步縮小至國內,廣汽埃安則和小紅書并列成為了中國十大獨角獸的“守門員”。 

事實上,廣汽埃安并不甘心只做一頭獨角獸,其也動過上市的念頭。在2022年8月的廣汽集團財報會上,廣汽集團高管曾稱,廣汽埃安混改進展順利,A輪融資已經正式掛牌,之后將重點推進埃安的IPO工作。 

去年4月上海車展舉行期間,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透露,廣汽埃安成功完成A輪融資,投后估值超過一千億,力爭今年實現IPO。 

同年7月,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第2000萬輛下線活動上,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表示,埃安IPO正按計劃進行,最快也要到2024年。 

在去年9月廣汽集團舉行的2023年半年度業績會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廣汽埃安的分拆上市工作正按照計劃有序推進,具體上市時間取決于上市審核進展及屆時資本市場狀況。 

然而,進入2024年,廣汽埃安的IPO仍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今年3月,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談到埃安IPO進程時,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的表態似乎預示著廣汽埃安有意放緩IPO的節奏,“實話說當下不是IPO的好時機,整個資本市場都不好,埃安的進程主要取決于接下來的市場能不能回暖。” 

古惠南還直言,如果廣汽埃安真的要融資的話,融資能力還是很強的。廣汽有很多產業,他不需要這個去投很多東西,錢不是核心問題,核心的是尋找一個好時機。IPO現在的問題是尋找合適的時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廣汽埃安豪擲20億將同為廣汽集團旗下資產的廣汽三菱收入囊中,而這其實是廣汽埃安繼廣汽菲克之后再度出手“接盤”集團內的資產。據悉,廣汽三菱工廠改造完成后,廣汽埃安的產能將有現下的年產40萬輛提升至年產60萬輛。 

廣汽集團表示,此舉一方面可最大限度盤活及利用廣汽三菱核心資產,解決廣汽埃安產能瓶頸,節省新建工廠時間及投資成本。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廣汽三菱解散清算,保障消費者權益及協助員工再就業。 

承載著廣汽進軍新能源賽道雄心壯志的廣汽埃安,接下來將駛向何方?